“害人终害己”这句话,简直是对皇后宜修命运的真实写照。作为皇后,她位高权重,外表慈祥和善,但在宫中的暗地里,她却心狠手辣,手段极其毒辣。几乎宫中一半的孩子,都未能逃脱她的魔爪。而最终,她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,失去了孩子,一生无子。她夺走了齐妃的三阿哥,但这个三阿哥并不聪慧,甚至可以说愚笨。随着三阿哥的最终倒台,皇后也被彻底陷入困境,被皇帝软禁在了冷宫。她为了权力斗争了大半辈子,最后却只能困守景仁宫,永远保持着皇后的身份,但却孤独无助,结局凄凉。而甄嬛,经过一番波折,最终稳稳坐上了太后的宝座,生活似乎也变得安稳无忧。
回顾皇后与甄嬛之间的争斗,令人不禁感叹,皇后的所有心机与算计,最终不过是为甄嬛铺设了一条捷径。即使是甄嬛最终回到甘露寺,也在皇后无意间的推动下,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。最初,皇后通过选秀企图扳倒华妃,但她未曾料到,甄嬛的出现,给了她一个更强大的对手,甚至比华妃还要难以对付。甄嬛凭借着聪明才智逐渐赢得了皇帝的宠爱,而这让皇后开始感到威胁。华妃倒台后,甄嬛成为了皇帝最宠爱的人,甚至比华妃的地位还要高,尤其是甄嬛那张与纯元相似的脸庞,让皇帝情不自禁地偏爱她,这一切让皇后倍感焦虑。
展开剩余76%甄嬛怀孕后被封为菀嫔,若能顺利生下皇子,那么她就会成为妃子,继续获得宠爱,甚至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皇后。而华妃虽然曾被宠爱,但由于多年未能生育,早已失去了对皇后位置的威胁。相比之下,甄嬛如果能够生育,就有可能与皇后争夺权力。于是,在华妃被彻底打败后,皇后开始设法对甄嬛进行打压,企图消除她的威胁。正因为如此,皇后才被戏称为“打胎小分队的头目”。她自己已无法再生育,便心生一计,找寻一个家世较差的女子,通过收养她的儿子来维持自己在宫中的地位,确保自己能够稳坐太后之位。
而宫中的几位皇子,大部分身体虚弱,早早夭折,唯有齐妃的三阿哥和出身不显的四阿哥最为健康,这也让皇后更加迫切地行动,想方设法将这些孩子与自己紧密绑定。后来,宫中又迎来了一位新宠——富察贵人,然而她的怀孕也被皇后设计从中作梗,最终未能顺利生下孩子。更甚者,甄嬛的第一个孩子,亦在皇后的暗中操作下,被安陵容所陷害,导致流产。皇后的这些手段,毫不留情,甚至让人心生寒意。然而,尽管她以为自己的心机得逞,但并非所有人都视若无睹,上一任宫斗中的太后早已识破了她的阴谋,并数次警告她收敛行事。表面上,皇后虽答应改正,但心中从未真正悔改过。
太后虽然表面上宽容放过了她,但实际上早已对皇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。母子之间的矛盾,也注定了这段关系无法再修复。皇后第一次利用手段让甄嬛失去了孩子,第二次她以纯元故衣为借口,明确地告诉甄嬛,她不过是替代品而已。这一切令甄嬛痛心不已,她与皇帝闹得不可开交。更悲痛的是,甄嬛的家族也因此遭受巨变,她心力交瘁,最终选择自请出宫,去了甘露寺修养。
然而,命运并未就此善待皇后。甄嬛与果郡王渐渐产生感情,并最终怀孕。但果郡王的一次突发事件使甄嬛痛定思痛,决定重新回到宫中。此时,宫中已经完全是皇后的天下,她自然不希望甄嬛重返宫廷,于是四处制造麻烦,给皇帝灌输甄嬛与宫中主位太后娘娘不合的言论,劝说皇帝不要让甄嬛回宫。皇帝一度相信了这一说法,虽然爱甄嬛,但最终决定暂时让她留在外面,以避免宫中的纷争。
然而,就在此时,四阿哥的嬷嬷突然中毒,四阿哥跑到眉庄宫求助,眉庄立即带着他去见太后。太后深知皇后在宫中的权力,这一事件让她开始怀疑皇后的行为。为了制衡皇后,太后果断做出了决定,让甄嬛重新回宫。甄嬛回宫后的表现,果然如她所愿,迅速展开与皇后之间的激烈斗争,而宫中的孩子们也纷纷出生,尽管皇帝的孩子并不多。
如果皇后当时稍微收敛一点,少做些手段,或许她的结局会完全不同。若她能听从太后的建议,适当放缓步伐,或许甄嬛根本没有机会重返宫中。皇后若知道这一切最终会导致太后决定让甄嬛回宫,恐怕会感到无比愤怒。她一手推动的局面,却让自己的最大敌人再度回归,自己阴差阳错地引来了一个死对头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好配资-炒股怎样加杠杆-炒股配资咨询-配资网哪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